
居民小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陣地。為了有效應對突發疫情,天元區在居民小區“哨點”創新實行“點長制”,天元區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敏是社區疫情防控“點長”帶頭人之一。
“有困難跟我說,有事情就找我。”王敏想方設法購買了一批喇叭送到了廣場社區,她每天堅守在一線,既是疫情防控的“督察員”,又是“指揮員”,更是“戰斗員”。
泰山路街道廣場社區明月湖小區劃分為高風險區后,為落實落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,王敏帶領隊員們每天在社區奮戰十幾個小時。
楊美麗是明月湖小區里一位普通的巾幗志愿者,但她的境界如同她的名字一樣美麗。
今年39歲的她,平常靠經營一家麻將館維持生計,她從微信中得知蘆淞區有疫情了,第一時間關閉了麻將館。
楊美麗說道:“我的麻將館平常是個過路通道,我不能讓漏洞從我這里影響小區居民的健康。”
她擔任小區志愿者二組組長,團隊里有機關干部,有小學老師,有醫院護士 ,她的學歷不是最高的,但團隊都愿意聽她的工作安排。至于為什么?楊美麗說:“大家都是同一條心 ,都想把事情做好吧!”
這些天,最讓楊美麗感動的是,60多歲的志愿者老龍手提一壺油,肩扛一包米,爬上六樓,把服務送到居民家。“這樣重體力的活,應該讓我們來做啊。”楊美麗說。
志愿服務中,她也經常遇到煩心事。有時為居民送個菜 ,也會聽到一些質疑的聲音。她說:“我身正不怕影子斜,隨他去吧。”
該怎么樣還怎么樣,該做什么還做什么 ,該得罪人還是得罪人。遇到不聽勸阻的居民,她嚷著大嗓子:“回家、回家、回家,外面不安全!”
楊美麗說,自己真的很普通,普通的不能再普通,她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故事,她做的都是平凡人的小事,很瑣碎。
是的,我們都很平凡,過著平凡的日子,做著平凡的事情。一個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遠,團隊的力量能把一件件平凡小事做得更加有意義 !
責編:譚俊
初審:譚俊 二審:廖敏 終審:于芳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